查看原文
其他

不打酱油不镀金!通江“苦行僧”成了村民的“知心人”

四川通江 2019-06-29


苦也罢、累也罢,只要群众能脱贫

我宁愿当脱贫攻坚一线的“苦行僧”



说这句话的人名叫王锋

是通江县诺水河镇

碗厂沟村的“第一书记”


近日,四川省委对550名拟表扬的

优秀第一书记人选名单进行公示

王锋光荣上榜




三年多来,1000余天的驻村日子,他尝尽苦涩,立下苦志,下足苦功,从群众潜意识的“打酱油”“镀金”的“第一书记”,到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。王锋带领全村大踏步地奔走在脱贫攻坚的“快车道”上。


碗厂沟村,距通江县城80公里

截至2015年,全村有125户525人

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3户311人

年人均纯收入还不足1500元


(美丽的碗厂沟村)


2015年12月,王锋被派驻到碗厂沟村任第一书记,此后,他便成了一个地道的碗厂沟人,担起了改变碗厂沟村贫穷落后面貌的重任。


听群众最“念”的事


为了赢得群众的信任,驻村伊始,王锋便开启了“无休式”走访模式,无论晴天雨天,他逐家逐户“拉家常”“摆龙门阵”,倾听群众意见,了解群众心声。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,他走遍了全村100多户家庭。坚韧的工作态度感化了群众,他成为村里最受欢迎的人,找他诉苦的、谈知心话的人多了起来。


(王锋在和群众“摆龙门阵”)


换届之际,人心浮动,王锋便登门入户交心谈心,赢得群众支持,使换届工作得以顺利开展。在他的协调努力下,投资90多万元新建了400㎡的村委会办公阵地,终结了村委办公在村干部家里轮流“坐庄”的历史。同时培养推荐支部书记1名,发展预备党员2名,回引5名在外人员回乡创业,组建专合组织2个,培育种养大户25户。



核心有了,人心齐了,群众的“怨言”也变成了发展“誓言”,群众代表陈仕家在一次群众会上,总结碗厂沟村现在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团结、协作、文明、和谐、奋进……


抓群众最“盼”的事


“开门便见山,抬腿就爬坡,爬过这山又那湾”是碗厂沟村真实的写照。走的是“水、泥”路,住的是土坯房,吃的是天落水。自然条件之恶劣,生活条件之艰难,王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他暗自下定决心,要坚决敲碎制约脱贫致富的“拦路石”,把群众最盼望的事办好。



他繁忙的身影不分昼夜奔走在水、电、路的建设工地上,村道路硬化哪里要加厚,哪里要加宽,他仔细的向工人叮嘱着;易地扶贫搬迁、农村危旧房改造他亲自在工地上把关……



辛勤汗水换来丰厚收获。碗厂沟村完成村道路硬化7.5公里,至柳林村环线路6.3公里,新建入户道路6公里。


(硬化后的村道)


新建6个社安全饮水工程解决525人饮水困难。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1户,地质灾害避让搬迁6户,实施危房改造76户,启动人居环境整治22户,全村住房环境改善实现“全覆盖”。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大为改善,为进一步优化环境,他采取“党员义工”方式在全村掀起了环境卫生大整治,碗厂沟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

(焕然一新的碗厂沟村)


做群众最“难”的事


经济要发展,产业是关键。碗厂沟村幅员面积辽阔,几乎一户人家一座山头,成块连片的土地就没有超过10亩的,规模产业基本为零的现状,产业发展便成为最“难”之事。


“办法始终要比困难多,要跳出思维定式的框框,才能找到出路。”通过大量细致调研、多方征求群众意愿基础上,王锋结合村情特点,因地制宜地确立了村委会项目资金投入,合作社技术营销服务,农户劳力土地入股的“村委会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。



在他的牵头下,村里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,栽植枳壳260亩,红叶冬桃180亩,青脆李170亩,规模经济实现“0”的突破,规模经济年收益320余万元,村人均增收1800元。



同时,积极发展庭院经济,栽植魔芋300余亩,银耳10000余袋,养殖本地山羊3000头,带动农户20户93人。做到了全村125户户户有支柱产业,家家有庭院经济。


2018年碗厂沟村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。


如今的碗厂沟村

百姓安居乐业,事业蒸蒸日上

风气文明和谐的局面正在形成


(新修缮的碗厂沟村村委会阵地)


(碗厂沟村村史馆)


(碗厂沟村村民集)



群众这么信任我,再苦也值得!肩上担子再沉,我也要带领他们复兴“碗厂”的历史荣光!

王锋


像王锋这样优秀的“第一书记”

在咱们通江还有许许多多

他们默默战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

带领通江人民走上致富路

为他们点个赞吧!


江小妹带你看通江

脾气大?通江男子持刀恐吓邻居,抓!

厉害了!通江明星,再登央视!

外国人都来通江品茶!这场盛会高大上!

这个女子了不起,把通江“土货”卖到全国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